中国葡萄酒发展到今天,同质化严重,缺乏个性和特色,严重制约产业竞争力,发展还在深度调整期。在一个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时代,在一个国内外葡萄酒市场竞争白热化的时代中国葡萄酒又该如何突破发展难题?
中国葡萄酒产业的战略定位
我国已成为世界前几位的葡萄酒生产和消费大国,但在国家层面上它的战略定位问题并没有解决。因为从葡萄酒对国家贡献的GDP角度来看,确实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产业。不用说在中国的大盘子里,即使在烟台这个亚洲唯一的“国际葡萄·葡萄酒城”,以GDP的尺度来衡量,也没有分量。尽管它已经在进入大众餐桌,各个产区,包括葡萄酒的从业者在负重奋进,拼搏进取,创造出很多成功经验,但在国家层面上仍然没有一个合理的定位。
应该把葡萄酒产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的新兴产业来定位:
一、中国作为有八亿农民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党和国家非常关注的关系到人民福祉的一个大问题,所有有利于三农难题破解的产业在国家层面上都有战略意义。而恰恰在一些适宜的产区发展葡萄酒产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把金钥匙,它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产出率和产出品的加工增值潜力,发展这个产业,农民可成为农业产业工人,农业可成绿色的、生态的、复合的可持续的高效产业,农村也可因为葡萄酒产业变成新型小城镇和旅游度假区,像纳帕或者波尔多一样备受青睐。从三农问题的角度上看,它应该上到战略高度。
二、中国地大物博,但土地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旱塬、荒漠和戈壁,大西北这些国土如何实现资源化,葡萄和葡萄酒就是一个最好的路径。那个区域干旱少雨,但却适宜葡萄和葡萄酒生产,且具有生产优质酿酒葡萄的潜力。发展这个产业,可以有效解决大西北荒漠的生态问题、产业化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三、发展葡萄和葡萄酒产业能够推动融合发展和业态创新。依托葡萄和葡萄酒,可以和许多的产业相融合,复合发展许多的新兴产业和业态。如欧美的农业现代化,关键是打破了农业的二元结构,既是农业、工业又是旅游业等服务业,产业链条长,复合效益高,推动了城乡一体化。葡萄、葡萄酒就是典型的一元产业,从这个意义上,它也是符合国家的发展战略。
四、葡萄和葡萄酒产业还是国家的脸面。在国外,像澳大利亚的产业结构,比较矿业等产业的分量,他们的葡萄酒产业虽然微不足道,但是他们倾国家之力,打造葡萄、葡萄酒这个品牌,代表着国家的形象。像智利、阿根廷,更把葡萄酒产业当成国家的品牌,国家的脸面。同时葡萄酒又是食品,关系到每个国民的食品安全。因此,葡萄和葡萄酒,不能以GDP为尺度,应该从更宽广的视角去认识,逐步把它纳入到国家的战略布局。
准确的定位,好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比如欧美把它当成农业,而我们把它当成工业,这也是一个定位问题,出于这样一个定位,国外给它扶持,给它许多的税收优惠政策,而国内却有非常高的税负,甚至把它当成奢侈品,征那么高的消费税,影响遏制了这个产业的发展。目前国外的葡萄酒大举进攻中国市场,倾销的问题很严重,但是我们对进口酒的标准把控不严,门槛太低,监管不力,进口酒使产业基础受到冲击,产区砍葡萄的现象比比皆是。如果我们的葡萄基地被摧毁了,产业就又要面临难以挽回的损失。因为好的葡萄原料需要时间,经不起折腾。
中国葡萄酒个性和特色
中国葡萄酒发展到今天,同质化严重,缺乏个性和特色,严重制约产业竞争力。适应风土条件,选择适宜的品种和栽培模式,按理说这是产业通识。在一个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时代,在一个国内外葡萄酒市场竞争白热化的时代,葡萄酒必须彰显个性和特色,身体力行,埋头实干,倾力去抓几件实事:
风土条件的研究。对我国的包括各个产区的风土条件的研究,是形成我国葡萄和葡萄酒的个性和风格的基础。我国如此复杂的风土和历史文化条件,是世界罕见的,是生产多样化个性葡萄酒的宝地。但我们缺乏大量基础工作和基础数据,尽管蓬莱、宁夏、新疆玛纳斯等地都在用心做,但全国各个产区的风土研究和区划工作并没有真正启动好。这项工作做好了,适宜各地风土,像品种、品系或栽培模式、酒种的确立才有基础。
适宜的葡萄品种品系研究。这些年葡萄品种品系的研究不系统,突破性的成果很少。我们这么复杂的风土条件,这么多的本土葡萄种质资源,不重视葡萄品种、品系的研究,不利用中国土壤、气候,本土的资源来做品种品系的研究,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和悲哀。目前,一些企业比如张裕,在120多年前引了大量品种,现在又重新启动起来,特别是针对蛇龙珠品系的研究,下了很大的气力,储备了相当一批种质资源。各个小产区也从实际出发来引进培育适应各自区域的葡萄新品种。在鲜食葡萄的育种上可能做得就更好一些。
适宜栽培管理模式的研究。相对欧美地中海气候区,我国栽培欧亚种葡萄,大都是不适宜的地区。最典型的是冬季防寒的问题、雨热同季的问题。东部是典型的雨热同季,北方的冬季覆土增加了许多的成本。适应这些独有的风土条件,我们需要研究一些抗逆性强的、抗寒的、抗病的、抗干旱的品种,这是基础。但是除了品种品系选育之外,关键是栽培管理模式,得有中国特色,适应各产区独有的风土条件。尤其国际上有机的、绿色的,甚至自然葡萄酒的潮流,给我们提出许多新的挑战。
适合于中国消费群体酒种的研究。中国的消费群体,改革开放前喝过葡萄酒的,尤其是习惯于那种西方味道的。而目前的葡萄酒教育,硬生生要培养我们的国民去接受、适应西方的口味,而且以它的标准为标准,发展适合它的口味的葡萄酒。东方的饮食习惯、气候特点、文化背景,真的不一定青睐西方口味特点,硬要向那边靠,是值得质疑的。今后消费主流群体是80后甚至90后、00后,他们的消费饮酒习惯是完全不同的。再一个是城市化过程中,大批的农民成为新市民,还是以白酒或啤酒为主的,他们对葡萄酒的消费习惯,有个培养或形成的过程。在这样一些综合的要素之下,我们的葡萄酒开发到底应该怎么做,还得继续研究。
首先我们不产橡木桶,硬要去高价进口橡木桶,必要性究竟在哪里?尤其是大众餐酒。其次,我们的葡萄酒消费主体是80后、90后,未必追捧陈年酒,而且陈年酒与树龄有关系,几十年的树龄我们没有,这是我们的短板。何况许多冬季埋土的产区,树体更新快,难有老藤葡萄酒。从研究市场,研究我国的独有土壤气候特点,研究我国葡萄酒的产业基础、饮食文化和消费习惯来看,到底我们开发些什么样的产品,真是大有文章可做。我们讲风格和个性,至少这几个东西得研究透。
法规和标准体系研究。葡萄酒个性化产区形成得有法定产区制度来保障。要完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或法定产区制度。我国的法规制度建设要落到实处,还任重道远,需要加强基础研究,逐步健全各产区的法规和标准体系,并纳入国家层面,保障葡萄酒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葡萄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国际葡萄酒产业发展的潮流。坚持绿色、有机、生态、循环、可持续发展,也应该提到我国产业发展日程。西方为了垄断利益,常常以生态绿色的“大棒”向一些新兴国家施压。客观上世界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关注环境、生态、健康、人们的福祉。但后来的发展中国家,西方为了施压遏制,往往夸大其词,作为一种手段向我们施压。在葡萄和葡萄酒行业很早就有这个生态、绿色、有机、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仅关系到我们的资源或环境的瓶颈约束,关系到人民的健康和福祉,也关系到我们未来的国际竞争力。我们现在是一个进口大国,但是在未来的10年、15年,我们将是世界的一个出口大国,这是毋庸置疑的。那个时候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样一个格局。所以,我们如果不考虑到这样一个国际葡萄酒发展的潮流,率先倡导践行一些新理念,将来就要被动。讲生态、绿色、可持续,第一个层面是生态的;第二个层面是绿色的;第三个层面就是有机的;金字塔再往上,就是自然的了,生产自然葡萄酒。中国葡萄酒的每一个产区,都要坚持生态建设这个基础定位,在这个基础上生产绿色的产品,这是应该做到的。当然,还要努力生产有机产品,一些小众可以生产自然的葡萄酒。生产生态的、绿色的、有机的,当然还有自然的葡萄酒,需要全民、全行业形成共识。在顶层设计和规划布局上、具体技术的推进上要贴近这个方向。要加强科技研究攻关键难题,特别是有机肥料、生物农药这两个基本问题。再一个就是管理模式的问题,水肥管理的问题。我们要在西北、东北、沿海等典型区域打造一些模板,有配套的技术手段和措施。从适宜的品种、品系,适宜的管理技术,适宜的有机肥料或生物农药,解决这些区域的有机产品的生产问题。
从制度上讲,西方的,无论欧盟、美国、包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都有关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的国家战略,而且有一系列的政策和规范。我们也应该推动国家、产区形成这样的一些规范,至少都把它研究透,国家怎么做,产区怎么做,有哪些制度层面的东西、技术层面的东西,我们把它拿来,结合我们国家的实际,在每个产区开始践行。
融合发展、复合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
现在讲新常态,就讲创新,怎么创新?首先是模式的创新、业态的创造,有了这些创新才有保障。关于融合发展,国家发了好多文件,讲怎样推动产业的融合发展。当然了,复合发展也是和它相关联的。“小酒庄,大产业”,从酒庄单元,到酒庄集群,进而形成葡萄酒的城镇功能区,以葡萄酒为基础来复合发展各种业态,推动经济的融合发展、复合发展。这在国际上不是新鲜事了,国外经济的融合发展、复合发展,做得最好的、最成功的就是葡萄、葡萄酒产业。从一开始这个产业就坚持复合发展、融合发展。波尔多多少年了?美国的纳帕多少年了?它们践行融合复合发展的模式,一直做到今天。现在我们要推动这个产业发展,不能不研究解决好经济发展模式的问题,不能不研究业态的问题。没有制度的创新、没有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就很难适应新常态。葡萄酒产业也是这样。我们习惯于从技术层面去讲,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研究的少。葡萄酒产业和其他产业一样,它有生产力要素,有生产力布局的问题,各个要素之间有个生产关系的问题,生产关系上面是上层建筑、制度法规,之上还有文化和意识形态,就是这么一个架构。我们过去只重视技术、生产要素,对葡萄酒的产业规划、政策法规、机制和制度研究得少,今后应加大力度,补齐短板,保障中国葡萄酒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读醉】赞成被转载媒体的内容和立场。文字及图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及时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