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天得葡萄酒:从煤矿老板到葡萄酒庄庄主的绿色转身

2015年10月20日,在宁夏红寺堡区新庄集乡杨柳村西川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区新庄集灌域见到张建锋时,怎么也难将他与煤老板、宁夏天得葡萄种植有限公司总经理、宁夏天得…

2015年10月20日,在宁夏红寺堡区新庄集乡杨柳村西川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区新庄集灌域见到张建锋时,怎么也难将他与煤老板、宁夏天得葡萄种植有限公司总经理、宁夏天得葡萄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等身份联系起来。眼前这位衣着朴素、身材略瘦、性格内敛的老人,一度让人误认为他就是当地的一位村民。

1

张建锋来自陕北。谈到从开采煤矿到种植葡萄的行业转变,他说,一是因为采煤业的经济收益较大下滑,二是看中了宁夏土地流转的机遇,“而且葡萄种植业不像采煤,它没有一点儿污染。”

2012年来到杨柳村后,张建锋通过该村土地流转合作社一次接手流转土地2600亩,目前已达5000余亩,土地流转期限为18年,这也是葡萄树的一个更新周期。新庄集乡副乡长段立栓说:“天得葡萄种植有限公司是我乡目前规模最大的葡萄种植企业,他们的管理也是最规范的。”

段立栓所说的规范,除注册成立葡萄种植和葡萄酒业有限公司、实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运作模式外,更重要的是天得公司在葡萄种植管理过程中所注入的高技术含量–筛选引进抗旱优良葡萄品种,实行机械埋藤和滴灌技术,示范推广葡萄树“厂”字塑型,开展精准灌溉与水肥一体化……张建锋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种最好的葡萄,酿最好的葡萄酒。”

滴灌是天得葡萄种植有限公司的主要灌溉模式。记者在现场看到,一排排葡萄架下部都横向排列着四根黑色的细管,段立栓介绍说,其中有一根负责水肥一体化,其他的都是滴灌管子。“原来的时候,每亩地一年需用水366.5立方米,节水后降至240立方米。5000亩地一年就可节水60多万立方米。节余出来的水通过水权转换供应工业建设,转换后水价由每立方米一毛三分五涨到八毛三分八,仅此一项的收入便是40余万元,其中一部分返还公司,用于电力、人工和设施维护等,也进一步促进了葡萄种植业的发展。”

与群众通常采用的直立龙干架型不同,张建锋的天得公司采用葡萄树“厂”字架型,由下而上分为通风、挂果、营养三个区。其中,通风区由根部向上高约0.50米,除主干外不留一枚枝叶;营养区则枝叶茂盛,但也只是薄薄的一层,为挂果区提供养分。“除中间的挂果区外,其他部位即使结了果子也要摘掉,目的是为酿酒提供质量最好的葡萄。我们的葡萄摘下来不用洗可以直接吃,所做的葡萄酒也可以随便化验,绝对保证绿色、环保、无污染。”说起自己的产品,一直少言寡语的张建锋这才打开了话匣。

天得葡萄酒庄也于2014年开始运行,规划为6000罐、每罐容量250吨,今年已生产葡萄酒1000吨,预计明年将达到1500吨。截至目前,张建锋投入葡萄种植基地和葡萄酒庄的资金已达1亿元。

根据《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文化长廊总体发展规划》,宁夏将“打造世界第一葡萄生态长廊”,建设多条专项规划带,其中包括建设红寺堡葡萄酒文化城和红寺堡区产业集群。记者又想起银川飞机场附近高速公路旁的巨幅广告–美国《纽约时报》建议:去中国宁夏看看葡萄酒庄园!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葡萄种植加工业现已成为宁夏一项重要的产业。

张建锋的葡萄种植基地和葡萄酒庄园在宁夏还算不上最大规模,但他以敏锐的目光抓住了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的发展机遇,实现了由煤矿老板到“葡萄大王”的绿色转身。企业发展离不开政策、资金、技术、管理等诸多方面的支撑,但通过采访,记者深感天得公司在建设、运行过程中始终贯穿的节水、环保意识,方是其融入宁夏这片土地、实现葡萄事业的通关密码

本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读醉】赞成被转载媒体的内容和立场。文字及图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及时的处理。

相关推荐

评论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